【药品名称】克林霉素磷酸酯维A酸凝胶
【英文名称】Clindamycin phosphate and Tretinoin Gel
【主要成分】本品为复方制剂,其主要成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酯和维A酸。
克林霉素磷酸酯
通用名(英文):Clindamycin phosphate
分子式:C18H34ClN2O8PS
分子量:504.97
CAS号:24729-96-2
维A酸
通用名(英文):Tretinoin
分子式:C20 H28 O2
分子量:300.44
CAS号:302-79-4
【剂型及规格】
凝胶剂,克林霉素磷酸酯1.2%,维A酸0.025%
【注册分类】
化药3.2类
【适应症】
用于治疗12岁及12岁以上患者寻常痤疮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
局部外用,取适量(豌豆粒大)凝胶在脸部均匀涂一薄层,每日1次,临睡前用药。注意不要用于眼、口、鼻等黏膜附近。
【药理及作用机制】
克林霉素磷酸酯:
克林霉素磷酸酯吸收后可水解成克林霉素发挥抗菌作用,克林霉素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,阻止肽链的延长,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。试验显示本品尤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。
维A酸:
维A酸是维生素A类的衍生物,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。现有证据表明,局部使用维A酸治疗痤疮(即粉刺)的作用是源于其对异常毛囊角化的调节。毛囊粉刺形成伴有上皮细胞的过度角化。维A酸促进角化细胞分离,使角化细胞从毛囊脱落。通过增强毛囊上皮的有丝分裂活性,维A酸还可增加稀薄、疏松粘附角化细胞的转化率,由于这些作用,粉刺内容物被排出,并减少微粉刺及寻常性座疮先兆皮损的形成。
另外,维A酸通过调节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作用,此作用由与维A酸结合的核维A酸受体介导,这些核受体的激活引起基因表达的改变,维A酸引起基因表达改变而调节皮肤功能的确切作用机理尚不清楚。
维A酸尚可作用于黑色素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,有助于改善因光损伤所致色素过度沉着,纠正或预防生理性老化、光辐射等对真皮结缔组织生化成分及形态结构引起的异常。
【上市情况】
2006年11月美国FDA批准FDAMEDICIS公司研发的克林霉素磷酸酯维A酸凝胶上市,商品名:ZIANA,用于治疗12岁及12岁以上患者的寻常痤疮。2010年7月,美国FDA又批准了STIEFEL GSK公司研发生产的同品种上市,商品名:VELTIN。本品还在印度、巴西、智利及印尼等多个国家上市。
【专利情况】
经检索,目前在我国开发本品不存在知识产权风险。
【产品特点及市场前景】
痤疮发病率较高,据有关资料报道,12-25岁的人群中有近80%的人患痤疮。
凝胶剂是一种新型的外用剂型,用于皮肤表面涂展性好,无油腻感,不污染衣物,透皮吸收速度比乳膏剂快。与外用溶液剂相比,凝胶剂在皮肤表面停留的时间长,对皮肤无刺激性。
克林霉素磷酸酯抗菌作用强,毒性小,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。克林霉素磷酸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早期合成,抑制了痤疮棒状杆菌,并消除了炎症。
维A酸有抗炎作用,对毛囊口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角化有抑制作用,并有溶解粉刺作用,用于治疗寻常性痤疮安全、有效,且耐受性好。
维A酸与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机制不同,复方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和维A 酸,对痤疮的治疗有相加作用,可以提高疗效、缩短疗程。